第二批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结业典礼在我校落幕
6月27日晚,第二批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结业典礼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落幕。22位来自表演、编创、导演和舞台技术等舞台艺术领域的人才,以丰硕成果与精彩展演,交出一份亮眼的“时代答卷”,为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伟刚,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职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周雷,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赵晓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薛亮、校长施俊天和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艺术处等相关负责人出席。
吕伟刚指出,自2023年第二批 “1111” 人才计划启动以来,围绕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培育舞台艺术领军人才的目标,通过完善选才育才用才体系,浙江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三年间,22 位涵盖表演、编创、导演和舞台技术等紧缺领域的学员,以饱满热情投身创作实践,深入基层一线学习、采风、演出,在实践中打磨技艺,实现了从艺术求学者到行业生力军的蜕变。面向未来,要继续传承工匠精神,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创作,追求德艺双馨,勇攀艺术高峰 。
薛亮回顾了三年来浙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作为省属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办学70年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通过联动优质师资、完善实践体系、助力成果转化,连续承办2期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系统培养覆盖表演、编创、导演、舞台技术等门类舞台艺术人才58人,为浙江舞台艺术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也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学校在更高起点办好艺术教育教学的视野与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将以承办“1111”人才计划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积蓄改革动能,为浙江舞台艺术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结业典礼由施俊天主持
浙江省第二批“1111”人才培养计划汇聚行业顶尖资源,邀请盛和煜、王馗、王晓鹰、高度等30余位业界翘楚授课,并为每位学员配备专属导师,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方案。同时,组织学员深度参与乌镇、阿那亚、大凉山等国内顶尖戏剧节,观摩近50场国内外优秀剧目,开展6次省外采风活动,有效拓宽学员艺术视野,提升专业素养。三年来,学员们主创、主演越剧《钱塘里》、舞剧《轩辕》等200余部作品,在全国舞台上频频亮相。学员李霄雯主演、张颖负责服装设计的作品荣获第十七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学员吴嘉雯编导并领舞的《孤山行旅》以最高分摘得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大奖;另有30余部作品在全国舞蹈展演、中国戏剧节等重要赛事中获奖,20余部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等扶持项目。其中,学员陈丽俐凭借精湛表演摘得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入选文旅部2025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成为“文艺浙军”的闪耀标杆,激励着更多浙江艺术人才奋勇前行。
“夜空中央一缕星光,种下希望指引着方向……”结业典礼当晚,学员们以自编、自导、自演的精彩节目,全方位展示三年学习成果。演出在人才计划主题歌《星辉》中拉开帷幕,作品融合戏腔与合唱,生动展现三年培养历程。随后,陈丽俐带来的婺剧《穆桂英挂帅》,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优秀作品展演的群舞《榫卯》,以及越剧《情探》、京剧《望江亭》、杂技《梦系西湖・伞技》等节目精彩纷呈,实现传统艺术与创新表达的有机融合,赢得现场观众热烈反响。演出舞美设计由学员吴放完成,以金色为主调搭配风动幕墙,寓意学员绽放艺术光彩。
据悉,我校那刚、李昌国、包峥剡、孙强、王永林、吴放等6名教师分别入选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第一批、第二批培养对象并顺利结业,被授予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称号。
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自2020年启动,旨在选拔当前舞台艺术编创、导演、表演、技术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成为德艺双馨的“名编、名导、名角、名匠”,至今已连续培养两批共58名人才,他们活跃在全省舞台艺术创作各领域,为浙江舞台艺术提升辨识度与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此次结业典礼标志着浙江舞台艺术人才的崭新征程,浙江将持续擦亮“1111”人才计划品牌,培育更多新时代“文艺浙军”,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力量。